由中国科学社于1933年8月创刊,距今已有80年的历史。《科学画报》在80年的办刊历程中,形成了通俗生动、...
2013年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的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导致非常严重人员受伤或死亡。截至6月5日凌晨,事故已造成120人死亡,77人受伤,造成重大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是今年我国发生的恶性生产安全事故。据公安部消防局消息,该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发爆炸造成的。为什么禽业公司会用到液氨?为什么液氨有“致命”的潜在威胁?
宝源丰禽业公司是一家以肉鸡养殖、鸡肉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液氨主要用在加工和销售环节。肉类产品由于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因此肉类加工需要在低温度的环境中完成,并按要求做冷链条件下的物流销售。肉类产品加工和物流过程中的低温度的环境需要通过制冷设备完成,这就需要冷媒来帮忙。液氨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种冷媒。在常压下把氨气冷却到-33.4℃,或在常温下把装在密闭容器的氨气加到很多压力,氨气就会液化而成为液氨。液氨重新转化为氨气时,能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液氨用作冷媒的科学原理。
液氨有很好的吸水性,即使在低温下水也不会从液氨中析出而冻结,故系统内不可能会发生“冰塞”现象,这是用液氨制冷的一大优势。与氟利昂等其他冷媒相比,液氨制冷效果好,价钱相对低,维护成本低,同时能节省23%~25%的电能,真实的操作中还可以省30%以上,这对于多数低温需求企业来讲具有很大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食品加工公司选择液氨作为冷媒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型制冷设施一般趋向于采用液氨制冷。
由于大型禽类加工设施面积大,多数几千平方米甚至上万平方米,如此大容量需冷空间和全冷链生产物流序列都是封闭、低温运行,因此就需要大量液氨完成制冷任务。一般上规模的肉食加工公司,都会有几吨或者更多的液氨储备。虽然能非常容易满足生产所需,但毕竟液氨作为一种危险化学品,其使用和监管需要有安全的设施和工艺流程、严格的制度和操作规范、到位的监管和维护系统,否则安全风险就会凸显,酿成惨祸。
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最易引燃浓度为17%,爆炸极限为16%~25%。液氨作为冷媒在制冷过程中发挥能量传输作用,需要在高压情况下运行。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一旦遇到外界撞击或是温度过高,就有几率发生爆燃或爆炸。
在我国,由于目前受生产条件和设施工艺技术条件限制,液氨制冷还未能实现全自动化运行,因此工艺设计中需要人工操作,一座大型冷库有成千个转换阀门,每个阀门存在泄漏的可能性,再加上大多数液氨制冷的食品企业由大管道连接,这些管道多数常年处于运作时的状态,检修并不方便。由于液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容易令制冷设备出现局部受损,因此导致液氨泄漏的事故。国内一些食品加工公司制冷设备陈旧老化,维护不佳,加之管理不规范或检测不细致,不时会发生液氨泄漏。有时我去一些食品加工公司参观,就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那就是泄漏出来的液氨挥发后产生的。
通常情况下,液氨泄漏后并不易发生爆炸,因为根据安全生产规格要求,液氨作为危险化学品受到严格监管。一旦有液氨泄漏,车间内的监测报警器会立即报警。出现少量液氨泄漏时,企业都能采用已经十分成熟的维修手段予以解决,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然而,企业不能因为有了报警器和维修技术就高枕无忧。如果在高温或撞击等特殊条件下,管道或高压储罐也许会出现爆炸性崩裂,瞬间就会有大量液氨泄出,立即挥发成气体,并和空气混合。此时若遇到火源,会发生二次爆炸,引发严重的中毒、火灾、爆炸事故。
液氨制冷行业的氨气泄漏除了设备工艺原因外,还和监督管理不到位、检修不及时、设施老化、设备超寿命使用和超负荷运转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液氨制冷危险系数太高,泄漏轻易造成安全事故,肉类加工行业用氨制冷呈不断下降趋势。同时国家对液氨使用安全有严格的使用规范,要求相关使用企业和员工严格遵守,定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这些都是减少液氨制冷安全事故的必要举措。
宝源丰液氨泄漏事故为什么造成如此严重的人员受伤或死亡和经济损失?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从目前官方媒体公布的情况和对灾害了解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问题导致的。
第一,这不是一起单纯的火灾事故,而是因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引发的爆燃和爆炸事故。液氨泄漏后会立即挥发成氨气,氨气是典型的刺激性气体,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会快速损伤逃生者的生理机能,以此来降低他们的逃生能力。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伤害是十分严重的,氨气浓度在0.01%~0.07%时,人的眼睛和呼吸器官就会有刺激感觉,而停留在含0.5%~0.6%氨气的空气中达半小时即可中毒或死亡。
第二,车间人员密集也是导致本次事故特别重大的原因之一。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食品生产加工业,肉食品加工公司为了达到生产规格要求和节能目标,大多采用流水线式人力集中序列作业,隔离封闭式生产,而且车间采用的各种聚氨酯、聚苯等保温材料具备易燃性,一旦燃烧很难控制,燃烧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烟尘势必加重液氨泄漏造成的不良后果,这次事故所幸发生在交接班之际,否则人员受伤或死亡将更加不堪设想。宝源丰公司有13个液氨罐,在这次事故中仅有一个发生泄漏,结果就造成如此重大的事故。如果大火令其他液氨罐爆炸或泄漏,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三,这次液氨泄漏引发的安全事故暴露了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重大隐患排查不及时,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作为当地大型禽肉加工公司的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竟没有明确的逃生通道,安全逃生门反锁不用,以前也不进行必要的灾害逃生训练。据报道,该公司在2010年就发生过液氨泄漏事故,当时就导致1800平方米库房燃烧受损。2011年8月,德惠市另一家肉品加工厂也发生液氨泄漏,13名员工出现不同程度中毒。一次次警钟并没有敲醒当地食品加工公司的负责人,终酿大祸。
宝源丰液氨泄漏事故发生之后,120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还有77人在医院救治,有些人可能面临终身残疾伤痛。惨痛的现实和伤痛的记忆要求我们认真反思。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技术,任何一项工艺和技术都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有效监管,正确使用,才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类似的安全事故。
目前工业生产里使用的冷媒已达70~80种,用于食品制造业和空调制冷的仅1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4种是液氨、甲烷、氟利昂和液氮。液氨由于最便宜且大面积使用效果好,多受大型制冷企业青睐;氟利昂虽然在制冷效率上很受欢迎,但由于其破坏臭氧层,危及地球生态安全,其作为冷媒应用已经受到限制或禁止。近年来,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的新型冷媒,如R134a(四氟乙烷)、R290(丙烷),正在逐渐替代液氨、氟利昂等传统冷媒。我们始终相信,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致命”液氨等不安全因素将淡出我们的视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健康、安全、生态、自然”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