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87岁教授花费40万购买保健品桐庐也有这样的事!

  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生活品质日益提升,消费行为也在不断更替与兴起,如何在消费过程中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3月12日起,我们推出“聚焦315 身边案例诉说消费维权”系列报道,聚焦一年来消费者投诉、关注较多的消费问题,以案例警醒消费者更好地保护自身的权益。

  各种高端治疗仪器“包治百病”,高端定制“蜂胶”,防衰老“酵素”等,掏空了老人的钱包,甚至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人财两空的局面。

  而且不是老年人学历高,见识多就能独善其身,最近有新闻报道,浙江大学87岁的心理学教授,在退休后,共计花费40万购买保健品。

  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后,老教授称,自己只是想晚年好好活着,购买保健品,还能与其他老人一起上课,导购员一口一个“阿姨”感觉很亲热。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保健营养食品市场消费规模达6759亿人民币,而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据将翻一番,达到13595亿人民币规模。而其中大多数购买者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庞大的产业基数下,不良商家利用监管漏洞,输出山寨保健理疗用品,赚取超高利润。

  老年人为买保健品倾家荡产、众叛亲离的新闻比比皆是。我们身边10个家庭中就有9个家里会有老人不听劝,瞎买保健品的困扰。

  2018年5月24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检查中发现富春江镇某保健品商行正举行“百强健康产业联盟——再续芳华”的宣传活动,通过视频设备向40余名老年群众播放关于“熊胆能治疗肝病”等内容,宣传肝病治疗药物“索菲布韦”成分来自熊胆,直接或间接表示熊胆可以治疗肝病,如此宣传让许多现场市民深信不疑,纷纷欲购买其待销售的以熊胆作为原料的“森宝牌熊胆粉”。

  无独有偶,6月5日,富春江某保健食品经营部通过视频向20余名老年人宣传一款名为“301牌参茸倍力胶囊”的商品以及一款名为“富氢水杯”和一款名为“藏天麻”的赠品。经营者对这几款商品的性能、功能等弄虚作假,夸大产品的保健功效,并进行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了多名老年人。

  我县市监部门对上述商家予以立案调查。经核查,这两起案件中的商家对经营的“森宝牌熊胆粉”、“301牌参茸倍力胶囊”及“富氢水杯”等产品的功能作虚假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

  市监部门依法对这两起案件的违法商家进行了罚款40000元及50000元的处罚。

  近期,市场上部分经营者在生产销售“保健”产品的过程中,捏造事实,制作虚假宣传广告欺骗消费者,通过此类不正当的营销手段诱骗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病弱等人群,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非法会销的‘保健’产品,往往都带有一定的虚假宣传成分。”县市监部门表示,将严厉打击该类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形成高压态势,有效揭制“保健”市场乱象,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小编在此提醒,购买保健品时务必留个心眼,切记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对疾病更没有治疗作用,不要轻信虚假夸大的营销宣传,避免上当受骗。

  “免费送礼品”引人上钩:通过发传单免费送礼聚集老年人,如在小区周边发传单,凡持传单前来听讲座的可免费得鸡蛋、牙刷等小礼物,利用一些老年人爱贪便宜的心理,引人上钩。

  假称公益活动,增加权威度:对老年人号称是由某个知名公司或机构举办的公益活动,目的是向老年人免费普及健康知识,打着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来听课,实则为推销产品做铺垫。

  失实宣传,夸大保健品效果:“使用3天见效,永不复发”、“一周时间,根除疾病”、“中央电视台合作伙伴”等等保健品诈骗销售中类似的宣传用语是利用老年人担心自身健康的心理以及缺乏辨别能力,诱骗其购买。

  入门先登记,套取个人隐私信息:进门前,销售人员会让老年人填写基础信息,趁机聊上几句,一方面培养信任感,但更主要是为了套话。比如“您是自己走过来的?”、“您老气质真好,以前是老师还是干部啊?”看似平常的问题,是为了达到复查地址、预估购买力等目的。

  “专家”、“医生”依次上场忽悠:请“医生”和“专家”给老年人免费体检、看病,讲保健品的成分和效果,引起老年人兴趣。在“医生”和“专家”的双重游说中,一些老人就会心动进而购买。销售产品时再给些优惠、折扣,利用老年人迷信权威的心理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推销产品。

  安排“购买使用过的老人、老客户”现身说法:一些同龄“老人”现身说法,他们会说自己是XX保健品的会员,效果确实好,有活动,有优惠,有特权……一番讲述以后,本来半信半疑的老人听到自己的同龄人、老朋友都这么说,便会打消顾虑。

  服务到家,“亲情”回访:销售人员陪老人回家取钱取卡,一路服务到底,直到花钱消费。对于被确定为重点客户的老人,经常采取“亲情回访”,买水果看望,陪老人聊天,只要老人高兴,花钱买点保健品很简单。

  “高息存钱理财” 买保健品还有折扣:这是比较新式的保健品欺诈“套路”,销售人员会鼓励老年人往销售公司“存钱”,给较高额度利息(比如年息10%甚至更高)。此外,“存钱理财”的老人购买保健品能够轻松的享受更多优惠、更大折扣。但一般钱存进去,便有去无回。

  遇欺诈和虚假宣传,请及时保留有关证据(如现场视频、录音、购买消费票据等),及时举报(12331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线全国消费者维权投诉举报电线全国公安报警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编辑:郎欣玮

上一篇:大众更忧虑研制“氢水车”成了“无底洞” 下一篇:冒充专家上电视3 年换 9 个身份:中国保健品还有多少在骗人